一些老照片,看民国时医院和医学院
近日,小编整理了一组湖南长沙的历史图片,从晚清到新中国建立,我们将分几期与您分享。
以下是一组民国时期的老照片,医院的历史图片为主,反映了它的发展过程。
医院,始建于年,位于长沙古街西牌楼。“雅礼”是过去的“耶鲁”。医院的创办人爱德华·休姆(中文叫胡美),韩医生和护士站在他的对面。在这条街上,又有一所雅礼学校,是同一时期开设的。
医院于年二月由西牌坊迁至潮宗街,医院。图为詹姆斯·甘布尔·罗杰斯(JamesRogersRogers)医院的门诊大楼。
年,医院,在大雪中显得格外高大。医院还没有完工,用竹子做了一道临时的篱笆,两个人力车在雪地里走着。
医院旁有一条溪流,风景秀丽。医院建好后,总共有三百多间房,楼上设有男女病房,一楼是门诊,一楼是锅炉房,厨房,药室,储藏室。
医院建成后不久就启用了,不过里面的设施还是相当的简陋,照片中的那栋木屋就是护士们的临时宿舍,窗户上没有装上玻璃,窗户上的纸片根本挡不住凛冽的寒风。
医院位于一处园林中,与医院仅隔一段距离,名为“自由花园”。
医院的落成,是潭州人民的福音。这是医院门口的场景,很多人都是用各种运输工具,比如担架,比如人力车,比如救护车,门口都有保安。照片上是一名受伤的孩子,医院包扎好。
湘雅医科大学的校门口,停满了一辆辆的人力车,在马路中央,还有一个岗亭。
医院的门诊楼。湘雅医学院是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的前身,也是湖南医科大学的前身。
由于湘雅医科大学原本是一所教会学校,所以在校园里,教堂是不可或缺的。图为年修建的一所小学,在抗日战争时期遭到日本人的破坏。
上图所示的三层建筑也是年建成的,叫做莱特公寓,是以前的学生和老师们的住所。校舍前面有一个网球场,可以让学生和同学们在业余时间进行运动和娱乐。
莱特的寝室是年建造的,里面用衣柜分隔成一个个小房间,每一个房间里都有三张床,都是用板凳搭成的。
湘雅护校始建于年,最初的名称是医院的护理部,位于西牌楼。这所学校的入门条件很高,起初是用英文授课。照片中,护院老师和学生们从箱子里抬着一具从国外运来的人造身体。
湘雅医学院是医院的接班人。那时候,医院的护士,大部分都是从护校毕业的,都是从最好的医生中挑选出来的。
一九三八年九月,由于日寇入侵,湘雅医学院师生从两个方向向西迁移,在贵阳建立了“湘雅村”。日本人占领长沙后,大肆摧毁湘雅大学,劫掠过后,纵火烧毁,这是战后医院楼顶上所见的学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