玄关别再打造鞋柜学学日本人装修鞋帽间,

治白癜风最有效的方法 http://m.39.net/pf/a_4687762.html

听过"土间收纳"吗?

它是一种日式玄关的收纳计划,

除了解决鞋子的存放问题

还有许多优点!

传统日式民居的土间,指的是室外与室内的过渡地带,通常是脱鞋区,也能当作放置、保养农具的空间,本来就带有收纳的色彩;因此,当此概念被延伸至现代设计时,便转变为"土间收纳",成为入户区的储物空间。

说得直白点,现代的"土间收纳"就是类似"鞋帽间";并在考量使用的便利上,日式设计会针对布局,进行不同的规划,分别是:

格局一:步入式

优点:收纳容量较大

缺点:容易累积异味

这种格局,就是独立的鞋帽间仅有一个出入口,因此能拥有较多的面积规划置物柜(架),适合物品很多的家庭使用。但需要特别注意通风问题,避免湿气、臭气累积而产生异味。

格局二:穿行式

优点:通风、进出方便

缺点:收纳量较少

从字面上来看,表示它是一种能"穿过"鞋帽间的布局,所以通常会有两个(以上)的出入口;虽然进出方便,也比较不会累积异味、湿气,却也导致收纳空间变少。

不过,当"穿行式"布局被运用在日式家居时,除了原本的收纳功能,还多了其他作用。

功能一:打造公、私动线

将位于鞋帽间内部的出入口与私领域串连,借此打造出公、私两条动线。如此,当客厅里有客人来访时,家庭成员就能走另一条动线入内,避免尴尬。

功能二:连通功能空间

穿行式鞋帽间的另一个出入口,也可以与功能空间连接,比如厨房、洗衣间、卫生间。如此,一进门就能借由私域动线进入室内,放下刚买的菜、食物,或是直接脱下脏衣,直接洗手、沐浴。

想要帮家里打造一间"土间收纳",所需面积并没有想象中庞大。根据规划鞋帽间的一般准则,尺寸为:

面宽:90-cm

走道宽度:60-80cm

搁架深度:30-45cm

所以换算下来,面积大约是2.5平米至5平米。

另外根据经验,两大两小的四口之家,大约仅需打造面积3.3平方米的鞋帽间,即可提供全家人使用;若空间再大一点,连杂物也能放得进去。

决定了鞋帽间的面积及布局之后,紧接着就可依据需求规划置物架。一般来说,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:

1.一字形

适合空间有限的鞋帽间。

2.平行式

利用平行的两面墙装修收纳工具。可依据需求,两侧都规划为鞋柜,或是一边是鞋柜,另一边是衣帽柜。

3.L形

常规来说,就是将最长的墙面与相邻的短墙规划为收纳区。小提醒,若是采取封闭式柜体(有门板),需要特别注意转角规划,建议搭配使用转角抽拉盘…等转角五金,以提升收纳效率。

4.U形

这种布局规划,能将收纳容量扩增至最大。设计时,可以依据鞋子、衣服的数量作为装修时参考,比如打造三面鞋柜,或是二面鞋柜+一面衣柜,甚至还可装修换鞋凳,提高实用性。

其他细节

在创造好用"土间收纳"的前提下,装修上有些小细节需要特别注意,才不会花了金钱与时间打造后,又要返工重做。

注意一:通道宽度至少60厘米

不管鞋帽间里要规划为哪一种布局收纳,都要确保通道至少有60厘米的宽度,避免造成收纳、取物的困难。因此建议,规划时先画出60厘米通道的位置,然后再进行收纳工具设计。

注意二:搁板采用活动式

这个细节很简单,却也很重要!不论是哪一种收纳柜,或是开放、封闭式柜体,内部的搁板(架)都应该采用活动式设计,方便因应鞋子、物品的高度而进行调整。小建议,高度调整以1.5厘米为一个单位,利于进行微调。

注意三:鞋柜、衣柜深度不同

如果鞋帽间要同时规划鞋柜及衣柜,注意两者的深度并不相同。常规来说,鞋柜搁板深度约35至40厘米;至于衣柜深度至少要55厘米,若要收纳大衣、外套,深度应加大为60至65厘米。

注意四:加装换气扇

不管鞋帽间是步入式或穿行式,都建议安装"换气扇"。尤其是相对封闭的步入式格局,受限于单一出入口,不易排出湿气、异味,但若有安装换气扇,通风效果会改善许多。

注意五:安装布帘或门板

若担心不够整齐的鞋帽间会让"家丑外扬",建议可以额外安装布帘或门板,适时发挥遮挡的作用。小提醒,若是安装门板,建议以"移门"为优先(比如谷仓门),避免开门时会占据走道空间。

不少人爱鞋成痴,却苦于收纳空间不足,若再加上外出所需的物品,光是帮这些东西找寻存放地点就伤透脑筋;因此,若入户区能规划鞋帽间,将能大大地解决这些问题。所以,若空间条件许可,不妨参考日式的"土间收纳",并试着规划属于自己的玄关鞋帽间吧!


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1xbbk.net/jwbjj/6809.html
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下一篇文章:
  • 网站简介 广告合作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网站地图 版权声明
    冀ICP备19027023号-7