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是三个孩子的妈妈,每天照看三个孩子起居学习,邻居经常问这样优秀的孩子是怎样教育出来的;我有固定的工作,每天早九晚五;我是写作爱好者,每天早起读书写作像吸大烟一样上瘾;我是个跑者,每周跑步三次,身体看起来显瘦有活力。
那天,朋友突然问我:你这么自律,究竟为了什么?
我思考了一下,说:不为什么,只是习惯而已。这些行为对于我来说已经习以为常。
她瞠目,这些看起来超级自律的行为,只是简单的习惯吗?
是的,简单的习惯,但是养成习惯的过程不简单,需要时间助力。
利用好时间是自律的前提。
我也曾焦虑过,刚生完二胎的时候(二胎是龙凤胎,故三个孩子),几近崩溃的边缘。
我反思,为什么会焦虑?因为我什么都顾不上。我顾得了小的,顾不了大的,心生愧疚;我顾得了生活,顾不了工作,抑郁寡欢;我顾得了睡眠,顾不了爱好,失意痛苦。浑浑噩噩的日子一天天很快过去,失落感爆棚。
我又反思,为什么会顾不上?因为我不懂得管理自己,不懂得掌控时间,反而被时间掌控,一切的一切似乎要把我在时空中撕裂开来,不得不说,女性的种种角色让我畏惧。
梭罗在《瓦尔登湖》中写到:大部分时候,我们把自己的时间浪费在一些无关紧要又转瞬即逝的事情上,这些繁琐之事,让我们再也无法集中精力去做事情。
这不就是我糟糕的状态吗?
然而,当我正视了时间,拥抱了时间,我变了,变得高效,变得开朗,变得游刃有余。
我不禁想起了帕金森定律,一个庸人和一个牛人对时间的敏感度究竟有多大不同。
01从帕金森定律看时间管理
帕金森定律原指一个机构臃肿,人浮于事,相互扯皮,效率低下的领导体系的形成过程。在这个过程中,整个领导体系自上而下是由一级比一级更无能的庸人构成的,众多庸人形成了一个臃肿的庞大管理机构。
对于个体而言,帕金森定律同样适用。
每个人都有一套思维模式,这套思维模式决定了行为模式,也决定了自身的成长和发展速度。
倘若我们内在没有形成高效、系统的思维模式,一个个低能的行为习惯就会叠加成低能的自己,最终陷入帕金森定律陷阱。
终身忙碌,一辈子过下来,还是一个无为且无位的人。
02时间都去哪了?
庸庸碌碌的人,即便人生到了尽头也意识不到时间有多宝贵。不经意间,极其有限的时间被现实一点一滴偷走。
唠叨有一种大姐的形象,磕着瓜子,唠着嗑,没玩没了抱怨自己家那口子怎么不好,孩子怎么不听话,这个月水费交了多少,电费交了多少。
有一种小哥的形象,和女朋友煲起电话粥,可以从早上说到中午,聊天聊地,说的火热。终于放下了电话,又拿起茶杯,去隔壁找知音接着聊。
面对此二人,时间真的不值钱。
找东西在浪费时间的行为中,找东西恐怕是我们最难意识到的。有人说,找东西不是再正常不过的事吗?怎么成浪费时间了?难道东西不用找了吗?
东西要找,但时间可长可短。早上为了找一件合适的衣服,可能在衣柜里翻来覆去,找半个小时;要开会了,找个以前的资料,可能在文件柜里找一个小时也找不到。
就这样,一个半小时没了。如果打理的井井有条,可能5分钟之内,两件事都办了。
拖延都说拖延是一种病,理性来看,拖延是一种对时间的心理依赖。我们总是想当然的以为,自己可以拽住时间的尾巴,结果不但拽不住,还被时间踉跄个大跟头。
一个月之前:今天事情多,写稿子这事明天再做……明日复明日……半个月之前:月底才交的稿子不着急,现在刚月中……今天:怎么这么快就到30号了,稿子只能晚上熬夜写了。为什么加班的总是我?
思想决定行动,懒惰的思想培养出拖延的行为,该做的事总是无法按时完成。
电子产品现在谁敢说:“我手机忘在家里了,今天一天不去取!”
估计没有几个人能做到。
转载请注明地址:http://www.1xbbk.net/jwbrc/3061.html